发布时间:2024-08-09来源:编辑:浏览: 次
“人心隔肚皮”,我们又看不见,如果心脏出了问题,我们怎么把它搞清楚呢?那就要借助辅助检查的手段,比如超声、CT、MRI等等,就像“探矿机”一样,能探测心脏和心脏的内部。很多患者因心脏不适来院就诊,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为其开具相应检查项目。拿着医生开的单,各种困惑也跟着来了,“我有必要做这么多检查吗?”“已经抽过血、做了心电图,为什么还要做心脏彩超或CT呢?”其实啊,这些检查并不多余,只是对我们的心脏更加负责罢了。关于心脏检查,你了解多少?看完这篇科普你就明白啦!
了解我们的心脏
我们人体的心脏就像一栋精修的两室两厅的房子,门窗管道水电路齐全!当新“房子”住成老“房子”,便会随之出现一些问题。
比如水管出了问题——心梗,管道狭窄或者堵塞;电路出了问题——心脏乱跳、快跳、慢跳(心律失常);门窗、墙壁出了问题——心脏瓣膜病、心房室扩大,心肌增厚/变薄。
那么针对“房子”出现的不同问题,就需要不同的检查方式!
常见的几类心脏检查
水管检查——冠状动脉CT、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:是一种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检查;经外周静脉注射对比剂后,利用多层螺旋CT通过快速多层扫描和图像重建技术,重建冠状动脉的影像,以精准了解冠状动脉是否存在变异、血管是否通畅。该技术不仅清晰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,亦能分析斑块的大小、形态、成分,准确率高达90%,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。
优点:无创、快捷。
冠状动脉造影:
如果冠脉CT发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,则需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,一种常用、安全可靠的有创诊断技术。医生经手腕桡动脉或腿部股动脉处穿刺插入一根细小导管,将导管沿血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,注射造影剂,在透视下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,是诊断冠心病的“金标准”;并且可以在诊断的同时,对病变血管进行治疗,比如置入支架、球囊扩张等。
优点:诊断的金标准,集诊断与治疗为一体。
电路检查——心电图
我们在体检中最常会用到的是心电图,但是好多患者看到心电图结果的时候就会犯了难,搞不懂这些曲线都是什么意思。心电图主要看什么?一看生死,二看快慢,三看节律。
一看生死。说得有点重,其实主要是看有没有心肌缺血,主要看ST-T有没有变化,最严重的叫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。二看快慢。正常心跳是60-100次/分。长期锻炼的人,或者运动员,心跳会偏慢一些,有的时候50次/分上下也能接受。心跳太快也不好,它会使心脏泵血的效率降低,150次/分或更快的心跳可能需要急诊就诊紧急处理。 三看节律。看看是不是整齐。如果不整齐,就表示心律不齐,可能存在心律失常。如果心律不齐抓不到,医生会建议患者去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,以便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类型。当然,心电图也能看到一些其他的问题,比如心房心室有没有变大等。
房屋结构检查——心脏彩超、心脏磁共振
心脏构造复杂,为了更通俗易懂了解心脏,我们可以将左右心房看成屋子的两个“房间”,左右心室看作是两个“客厅”,房间隔、室间隔、各心腔游离壁心肌可以看作屋子的“墙壁”,二尖瓣、三尖瓣、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相当于房间的“门”。
我们要了解心脏各个“房间”的大小形态、“墙壁”是否光整、“门”是否牢固时,就需要借助合理的无创检查手段。
心脏彩超,就相当于彩超医师的“透视眼”,不需要开胸,就可以看到心脏的大小、内部结构、运动情况等。除了探头压迫可能会有疼痛或不适感外,对患者没有创伤。
心脏磁共振一次检查可以获得心脏形态、室壁运动、心脏瓣膜、心脏功能、血流动力学、心肌活性等详尽信息,尤其在诊断心肌病方面不可或缺,属于临床无创性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“金标准”。
心脏的各项检查其实各有其“特长”、无法互相取代,各项检查都是为了早发现、早治疗,共同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。
医生名片
杨映霞
中山一院广西医院放射影像科副主任,副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影像诊断研究。多次在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上交流,2019年国际心血管磁共振年会(SCMR)获得 Travel Award。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发表论文数篇。学会任职: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委员,中国研究型医院感染影像专委会委员,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科研协调组组员,广西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组员,广西预防医学会感染影像专委会委员